提起“双碳”,想必大家已经不再陌生,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由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
“双碳”目标下,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撬动社会资本流向绿色发展重点领域的关键作用。
近日,兴业证券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即UNDP)发布了《中国“双碳”投资地图》,报告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政策和媒体文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两个行业的18个投资领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些投资领域的概况~
供水服务行业
供水服务行业,值得关注的主要有污水处理、自来水生产和供应、智慧水务三大领域。
伴随着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中国污水产生量逐渐增长。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污水处理量,中国各大城市及县城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增加固定投资,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中国污水处理行业规模(按收益计算)由2015年约3419亿元增加至2019年约4985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9.9%。
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是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性,主要由国家资本控制和运营。中国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规模(按规模以上企业营收计算)由2015年1387亿元增加至2020年约2467亿元。
智慧水务是以业务与数据双驱动为核心,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与物联网技术,将传统水务设备升级为可产出海量数据的设备终端,全面提升水管理的效率和能效。2020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4.8亿元,预计到2026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70亿元。
垃圾管理行业
垃圾的可持续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值得关注的有工业危废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新能源环卫设备供应两大分支。
危废处理是中国环保产业的重要分支,主要有无害化处理(按政府指导价格收费)与资源化利用(资源化后基于产品或产品所含金属成分的市价出售)两种商业模式。综合中国危废产量及利用处置量,预计到2025年中国危废处理市场规模将达4161亿元,2027年有望突破4600亿元。
环卫装备主要指环卫作业车、垃圾运输车和路面养护车等。目前,环卫装备正在逐步向以非传统燃油为能源供给的方向转变。2020年中国新能源环卫车市场规模约为65.1亿元,仅占传统环卫车规模的五分之一,然而预计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超400亿元。
电力设备和发电机行业
中国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及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紧迫性对于电力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则必须提升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基于“十四五”规划的政策指引,综合考虑支持低碳转型,在此行业下选择了智能电表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特高压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三个关键投资领域。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高级量测体系的基础元件,承担电能数据采集、计量、传输和处理的功能。2021至2026年,智能电表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将带来总计超过2000亿元的市场需求。未来2至3年,智能用电市场预计将保持20%至30%的年均增速。
特高压由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和±800千伏及以上直流输电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之一,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的综合优势。建设特高压、远距离输电通道可以提高输电效率。2015年至2019年,中国特高压电器行业市场规模由895.9亿增长至1345.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7%。预计到2024年中国特高压电器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008亿元左右。
充电桩是为新能源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设备装置,安装于公共楼宇、停车场、商场、运营车充电站等公共场所及居民小区等私人场所。充电桩的普及能够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以及交通行业的低碳转型。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68.1万个,预计到2026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累计需求量将超过1000万个。
生物燃料行业
生物质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推进储量丰富和绿色环保的生物质材料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途径之一。其中,废油脂制生物质柴油具有清洁和可再生的优势,不仅能减少碳排放、减轻大气污染,同时也能够从源头上阻止地沟油回流餐桌,保障食品安全,因此其发展也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生物柴油是指以动植物油脂或废油脂为原料、由甲醇或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酯交换或酯化反应制成的脂肪酸甲(乙)酯、可代替化石柴油的再生性燃料,是生物质能的一种。生物柴油为国际公认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主要用于动力燃料和生物基材料领域,是交通运输部门实现碳减排的主流方向之一。在考虑隐形资源的条件下,2021年中国柴油实际消费量约为1.9亿吨20,按B5柴油调配比例计算(即5%生物柴油添加比例),中国生物质柴油市场空间约700亿至900亿元。
太阳能技术与项目开发行业
太阳能是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已趋于成熟,成本快速下降,太阳能热发电、热利用技术与应用也发展迅猛,将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值得关注的是N型光伏电池、分布式光伏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三大分支。
光伏电池可以根据技术路径分为P型电池片和N型电池片两类:P型电池原材料为P型硅片(掺杂硼),N型电池原材料为N型硅片(掺杂磷)。目前光伏行业主流是P型电池(PERC技术为主),未来N型电池将可能逐渐取代P型电池的市场。2020年N型电池产能为14GW,预计2025年可达到136GW,对应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8%左右。
分布式光伏指的是利用分散式资源,装机规模较小的、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能够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并向电网输送电力,输出功率相对较小,污染小,环保效益突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地的用电紧张状况,且可以发电用电并存。2016年至2021年,国内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规模从4.24GW增加至29GW,累计装机规模从10.32GW增加至107GW。
BIPV即光伏建筑一体化,将光伏板视为一种建筑构材,与建筑物同时设计、施工、安装,令建材自身具备光伏发电功能。BIPV系统的材料造价和使用寿命也具备极高的经济性,能减少建筑物的整体造价、节省安装成本,持续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2020年中国BIPV的市场规模约为50亿元,预计到2025年中国BIPV的市场空间将接近500亿元。
风能技术与项目开发行业
中国的风能设备装机总量为342千瓦,占全球装机总量超过1/4,并且自2015年以来增加了一倍多,具有发展风力发电的良好前景。值得关注的方向有:海上风电、大型风机制造、风机轴承制造、叶片碳纤维材料。
海上风电是未来清洁能源新方向。由于陆地上经济可开发的风资源越来越少,全球风电场建设已呈现从陆地向近海发展的趋势。2021年中国海上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16.49GW,累计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26.39GW,预计2022年至2025年国内海上风电将新增装机约73.6GW。
风机大型化是风电长期降本的根本路径,是风电的未来发展趋势。风机大型化不仅可以摊薄基础、电缆及其他电力设施的成本,还可在相同风场容量下减少点位数,降低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因此,大型风机制造有利于加速推进风电产业规模化扩大,助力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风电轴承作为风电核心零部件,技术复杂度高,是业内公认的国产化难度最高的风电设备零部件之一,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2021年中国国产风电轴承行业市场空间为203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国产风电轴承行业空间将达到253亿元。
叶片约占风机总成本的22%,叶片的尺寸、形状直接决定了能量转化效率,也直接决定了机组功率和性能,因此风电叶片在风机设计中处于核心地位。随着风机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风机叶片碳纤维材料有望迎来较大需求。
燃料电池和工业电池行业
2020年交通运输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中国排放总量的10%,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进一步推动交通领域的清洁低碳转型尤其重要。废旧电池回收和利用、换电站建设和运营两大方向值得关注。
电池的回收再利用能够带来显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收益。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扩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巨大,在中性预期下,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超过700亿元。
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在中国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相较于充电模式,换电模式在配电容量、电网调度、土地资源、基础建设、电池管理等方面起到更好的调节作用,预计2025年换电站有望达2.2万座,运营市场规模有望达2,631亿,换电站设备市场有望达693亿。
除了以上十八个关键IOAs,中国“双碳”投资地图还识别出了部分潜在投资机遇。尽管这些IOA具有很高的环境与社会价值,但在当前仍然存在一些阻碍投资规模化的因素,例如这些IOA普遍面临的成本劣势。要想突破这一瓶颈,释放发展潜力,并实现市场扩张,政策和监管创新对于进一步改善现行定价机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