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一只大熊猫在山林间悠闲散步,走累了慢悠悠地伸个懒腰,化身“趴趴熊”;又到了“恋爱的季节”,另一只大熊猫倒立反复用臀部蹭树并用尿液标记树干,散发“爱的讯息”。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大邑管护总站展开了新一轮巡护,经过整理发现,去年12月至今年3月底,在野外的红外相机当中,有不少野生动物“入镜”,尤其是大量呆萌可爱的野生大熊猫活动影像萌倒一片巡护员。
3月31日,一只成年大熊猫走到一棵大树旁转身沿着大树呈倒立姿势,用臀部反复磨蹭树干,并将尿液标记留在了树干上。这种大熊猫标记“嗅味树”的行为正符合野生大熊猫集中在四五月份“圈地恋爱”的规律。一线巡护人员介绍说,“大熊猫会不定期地通过撒尿、抓扯树皮、屁股摩擦等方式,把肛周腺分泌物和尿液涂在乔木树皮上,以宣誓自己的领地。”每到四五月份,进入发情期的大熊猫,其标记行为变得越发频繁,它们意图用气味散播“爱的讯息”。
这组红外相机安装在大邑片区内海拔2600米左右的位置,正是大熊猫经常活动的区域。1月12日,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雪地里伸懒腰,萌态尽显;1月28日,又一只大熊猫夜晚出来饮水,只见它凑近它喜欢的积雪,不一会儿还不满足的将整个圆圆脑袋埋进雪中大快朵颐。
翠竹掩映的雪地里,一只大熊猫“半身风雪”稳坐雪中,悠然地吃着竹叶,无独有偶,1月17日,一只羚牛在竹林间和摄像头擦肩而过。2月11日,一只小熊猫拖着红亮的大尾巴踏雪而去。
“出现野生动物活动的区域主要为箭竹林,这些地方气候温和、湿度大,植被覆盖率高,自然环境较好。”据了解,近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野生动物频频来“敲门”,证明了成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上取得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