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27日,吴忠市盐池县花马池镇上王庄村,村民郭文虎在自家羊圈里添着饲草料。和以往不同的是,饲草料里有一半是由宁夏农林科学院研发的柠条生物发酵饲料。
记者了解到,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起草制订的《柠条全混合日粮发酵制作技术规程》已由宁夏市场监理厅组织相关专家审议通过,将于今年6月24日正式颁布。规程施行后,不仅能为规范柠条发酵饲料调制生产、提高柠条全混合发酵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提供依据,还有望对我区柠条资源开发利用和草畜产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根据宁夏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宁夏在“六特”产业方面的饲草总需求将达到2416万吨,饲草缺口300多万吨。目前,全区柠条种植面积近800万亩。因柠条复壮更新需要,每年有300万亩柠条需平茬,年平茬可利用量约50万吨,饲料化利用开发潜力巨大。
“区内不少地方之前一直将柠条初加工后给滩羊和肉牛当饲料。”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温学飞介绍,因初加工的柠条消化率较低、适口性差,且贮藏时易受日晒、高温、雨淋等影响引起腐败、霉变,严重影响饲喂效果。对此,该所对柠条发酵饲料开发及饲料加工工艺进行组装配套,有效优化现有微生物发酵饲料发酵工艺,通过提高微生物发酵饲料营养价值和改善适口性等方式,有效促进柠条发酵饲料产业的规模化、自动化发展。在此基础上总结制定的《柠条全混合日粮发酵制作技术规程》,则对柠条发酵饲料的加工设备、原料及发酵剂、调制作业量控制、贮藏管理、运输与饲喂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市场上我的羊肉卖相好,羊贩子都喜欢买我的羊。”郭文虎对柠条发酵饲料的理论也许了解不多,但对他今年3月存栏的900只滩羊来说,将每天1.5吨饲草料的一半换成柠条发酵饲料后,不仅羊只毛色好了,发病少了,肉质也更为鲜嫩了,就连郭文虎的饲养成本也降低了15%左右。
“尝试利用新型饲料原料代替日渐紧缺的常规饲料原料,是未来饲料发展的必然趋势。”温学飞说,通过利用柠条平茬枝条加工饲料,将林木废弃物进行再生和综合利用,除了弥补资源不足等因素外,对促进宁夏畜牧业和林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宁夏日报记者 张唯/文 宁夏农林科学院供图)